
去易武的感覺真的很好,一路經(jīng)過的瀾滄江風光已是美不勝收了,可進入易武另一種美更讓你目不暇接,讓我不再感到去“難武”了。這里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特別優(yōu)美,整個鄉(xiāng)的土地全都被各種樹木、竹林、草、藤條、鮮花覆蓋,終年小溪丁冬流淌,彩蝶翩翩起舞,各種小鳥競相比賽歌唱,構成了一幅美麗富饒、多姿多彩的世外茶園。易武坐落在高山頂上的一個小盆地中央,四周高中間凹,像個聚寶盆。傳說這里是由多條龍脈聚集而成的,所以是財不外流、氣不外流不可多得之風水寶地。這里可游倚邦、易武古鎮(zhèn),探古鎮(zhèn)興衰和古茶山中心轉移之秘;品古樹茶,體悟易武香普洱“名重天下”的真諦;看古茶山廟宇遺跡、尋易武茶文化的本源……

走進易武古鎮(zhèn)
易武古鎮(zhèn)原有老街12條,歷經(jīng)百年幾度風雨、幾度春秋現(xiàn)僅殘存幾條,非常值得一走?,F(xiàn)在的易武街從街頭一眼就可看到街尾,2000米左右,你從鄉(xiāng)政府傍右轉,沿著一條白色的水泥路上去,走到一半處在左邊可看到清朝政府設置的海關遺址依然還在,只是破爛不堪。然后再往上走進易武中心小學,在門口左邊就可看到能工巧匠們依原樣修舊如舊好的關帝大廟,這是道光四年就有的古建筑,雕畫精美,有名的斷案碑就立在廟大堂中央。站在球場中央就可看見進古鎮(zhèn)的三條路:右邊的一條可直通“公家大園”、中間的一條街口就是同興號古茶莊可直通到福元昌號古茶莊,左邊一條從房子后面繞下去可通到王少和故居、車順號古茶莊……
你可在古鎮(zhèn)殘留的青石板道上感受昔日螺馬塞途、隊隊馬幫馱著茶出去又馱著其它商品穿梭于古鎮(zhèn)的繁榮景象。據(jù)說倚邦古鎮(zhèn)當時是不允許馬幫穿街而過的,可易武就可讓馬幫在古鎮(zhèn)上穿街繞巷,這以足見易武人的開放意識,所以她發(fā)展迅速,從商貿(mào)交易中心最后成為古六大茶山的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商貿(mào)、文化中心。
采古樹原茶
若你正好趕在采茶的時節(jié),驅車從易武街出發(fā)只需半小時左右就可到易武北邊的麻黑村,南到易比村。這里有易武鄉(xiāng)保存最完好、最大、也是產(chǎn)量最高的古茶山。你可請村主任何天強先生(成興昌號第三代傳人),或是請(鴻慶號)第三代傳人張銀能先生和易比村長李師云先生(易武安樂號第四代傳人),帶到他們家的古茶園采茶,走進茶園你一定會被那一株株高大的茶樹所震撼!
我初識落水洞那棵800多年的古茶樹時,沒有向導,對易武是完全陌生。我只是想找點景色照照,可沒想到在大片樹林中一眼就看到開滿朵朵潔白小花的大樹,我沒見過開成這樣的花,太美了,忙舉起相機按快門,怎么也沒法把滿樹的花拍攝下來。過了一會兒,才看到一個背著竹蘿的老鄉(xiāng)走過來,我忙問:“老大媽這樹上開的是什么花?”老大媽回答:“茶花?!蔽翌D時納悶了,怎么我過去認識的茶花可不是這樣,比這個大多了也漂亮多了,昆明金殿茶花園里的各種、各色山茶花多了去了唯獨沒有這種茶花。我趕忙再問“那這是什么樹?”答:“古茶樹,可以摘吃的。”我又更好奇了,便拉住老鄉(xiāng)談了起來……是她,徹底改變了我以往對茶樹的人識。以后我逐漸認識了易武,每年春茶上市時都要到這天然氧吧里來休閑、采茶做茶。
面對高大的茶樹,向導會讓你踩到腳手架上慢慢摘,摘得差不多就跟著向導回去在他們的茶莊,用傳統(tǒng)工藝自制一片古元寶茶帶回家,若今天是你或家人、朋友的什么特別紀念日,可在內票上注明,帶回去留作紀念。正因為這些古茶樹是未被污染的原生態(tài),再加上它樹有多高、根有多深、集天地之精華,可飲、可藥、可泡澡、可美容,它的葉、莖、花都有可為,真可謂茶葉全身都是寶,所以,易武普洱茶的收藏功能是任何茶都無法比擬、無可替代的。據(jù)記載: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曾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說過:“普洱茶是皇室成員的寵物,擁有古六大茶山產(chǎn)的普洱茶是皇室成員顯貴的標志,普洱茶還是朝廷饋贈各國首腦、貴賓的禮品,深受外賓喜愛。


古樹茶,普洱茶,紅茶,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,或點擊囤茶優(yōu)選商城進入購買。國家級制茶工程師,國家一級評茶師-陳財嚴選推薦。
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:435121